农工党员吴传斌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简称RSC)向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常委、省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吴传斌发来贺信,祝贺他通过层层遴选,正式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RSC Fellow),并颁发会士聘书。

吴传斌教授现任暨南大学高端药物制剂研究院院长、药学院教授,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会士(AAPS Fellow)、中组部“重大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农工党中央教育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高水平学术期刊AAPS PharmSciTech 副主编,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 2020)。负责研发的十余个制剂新药已在美国和中国成功上市。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本次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是对吴传斌教授数十年来在药物递送系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所作的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也将激励吴传斌教授持续带领团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发安全有效的高端药物制剂。

据悉,英国皇家化学会成立于1841年,迄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欧洲最大的化学科学团体,也是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国际权威学会之一。其致力于促进化学及其相关科学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上首屈一指的研究、教育、科普和出版机构,具备全球影响力。该学会不定期在全球范围内增选极少数会士,仅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和为推动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知名科学家得以入选,学会会士(Fellow)中包括近80位诺贝尔奖得主。(办公室综合)

农工党中央网站相关报道http://www.ngd.org.cn/dyfc/cd172448b9754d9bb882d1d9a5f5a2ee.htm

暨南大学药学院:热烈祝贺我院吴传斌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延伸阅读:

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八十九)

吴传斌:勤耕不缀,勇攀科研高峰

吴传斌,现任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美国药学科学家协会会士(AAPS Fellow)、国家重点实验室论证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加拿大ACOA's Atlantic Innovation Fund(AIF)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吴传斌坚持践行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不断在高端药物制剂的研发中上下求索。

2023年9月21日,中国侨联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为第九届“侨界贡献奖”获得者代表颁奖。吴传斌教授(图左)荣获第九届“侨界贡献奖”。

2022年9月21日,中国侨联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为第九届“侨界贡献奖”获得者代表颁奖。吴传斌教授(图左)荣获第九届“侨界贡献奖”。

倾心育人 甘为后学当人梯

吴传斌在美国工作学习十余年,曾在国际知名制药企业美国Johnson&Johnson(强生)公司任资深研究员、在Novartis(诺华)公司任研发主管、在Watson(华生)公司担任研发经理、在Abrika(现为阿特维斯Actavis)公司担任研发总监。他负责研发的多个制剂新药已成功在美国、欧洲及中国上市。2005年,吴传斌放弃在美国的高薪工作,以归侨身份重回祖国怀抱,立志为我国的高端药物制剂领域的发展贡献自身的青春和智慧。归国后,吴传斌先后任中山大学药学院和暨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4R”素质培养法则(即Responsibility,责任;Reputation,信誉;Respect,尊重;Resume,简历)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倾囊相授。吴传斌桃李满天下,迄今为止培养了33位博士、108位硕士,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新药研发和制药产业输送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部分弟子已成长为研究骨干,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珠江学者”“青年岐黄学者”和“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等荣誉称号。

潜心科研 勇攀科研新高峰

在呕心沥血抓教学的同时,吴传斌醉心学术研究。他认识到我国高端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故他将药物新型制剂和药物释放系统,特别是药物增溶、调释及靶向药物释放技术设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科研,吴传斌及其团队成功提出了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药物制剂基础理论与产业转化技术,为我国高端药物制剂领域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有关研究成果,吴传斌在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文章200余篇)。此外,他公开专利申请120余项,其中5项专利获国际授权,55项专利获国内授权。吴传斌还担任SCI杂志《AAPS PHARMSCITECH》地区主编,《今日药学》副主编,《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国际药学研究杂志》《药学学报》等杂志编委等学术兼职。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担任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国际工业药学与临床药学研讨会组委会主席等。

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产品,是制剂研发的终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是实现药物制剂的产业转化。然而,我国高端药物制剂领域普遍存在科研学术成果与产业化应用相脱节的问题,无法将富有前景的实验室发现转化为临床产品。针对这一问题,吴传斌决心建立切实有效的“研-产”转化渠道,为学术成果充分赋能,推动高端药物制剂产品落地。2007年,吴传斌秉持研发分工体系精细化的理念,牵头组建了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济药业”)。在其团队专利体系的基础上,吴传斌引航新济药业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DM可溶性微针、IDDS肺部给药、Crystagel凝胶释药、MODIS难溶性药物、SDOR药物缓控释和UPPS长效微球注射等六大技术平台。基于上述六大技术平台,新济药业早期致力于PCRO(专利技术合同研究)服务模式,即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新药CMC(化学、生产与控制)研发服务,在大湾区板块的高端药物制剂领域崭露头角,先后与珠海联邦制药、金耀集团、广州白云山制药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进行合作,取得了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外,吴传斌积极整合高校、企业资源,将实验室发现转化为临床产品,有关成果获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和2015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个人奖等多项奖励。

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吴传斌从不满足于眼前的阶段性成果。2017年前后,随着国际国内新药注册分类改革掀起浪潮,以及近年来改良型新药领域的异军突起,吴传斌敏锐地捕捉到重磅创新制剂产品研发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他大刀阔斧地对新济药业的运行理念和服务结构进行改革,引入PPRO(专利产品研究)服务模式,将微针经皮给药创新制剂、高端吸入制剂和高端口服缓控释制剂等重磅制剂产品研发和专利产品Lisence授权作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新济药业的运营模式从此发生了深刻变革,进入了高质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新济药业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最具成长力科技创新型医药企业”称号,2019年被评为“技术创新成长企业20强”。此外,吴传斌进一步优化高校、企业双方优势资源配置,以“新济药业奖学金”形式大力资助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药学专业后备人才,加强双方人才、技术和学术交流,引领产学研深度合作,获2020年中国发明创业创新奖二等奖和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未来,吴传斌还计划推动暨南大学与新济药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探索“产教协同”育人新模式和“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新范例,大力培育兼具扎实基础理论和产业开发思维的新型药物制剂复合人才,推进高端创新药物制剂的科研成果转化。(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八十九)吴传斌:勤耕不缀,勇攀科研高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