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党员魏小兵:坚守初心做好医疗帮扶,用情用爱服务册亨百姓

魏小兵,男,农工党党员,医学硕士,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青年医师专业组委员、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脑病精准诊疗与修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2021年5月,惠州市惠城区与黔西南册亨县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东西部紧密型“组团式”帮扶,他作为第一批医疗专家奔赴册亨,于今年5月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帮扶任务。

一年的时间能做什么?也许有人碌碌无为,有人惊天动地,但对于医生魏小兵来说,这一年忙碌而踏实,是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期。作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援册亨专家、册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魏小兵用眼睛探寻奋斗方向,用耳朵倾听患者心声,用内心感应时代召唤,把对医者仁心、为民情怀贯穿于医疗帮扶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因在“东西部帮扶工作”中成绩突出,2022年1月,魏小兵被册亨县人民医院评为“优秀工作者”,同时被中共册亨县委、册亨县人民政府授予“册亨县高质量发展决策咨询特聘专家”称号!

“使命告诉我,我要为他们做些事”

魏小兵从小就怀揣着从医梦想,长大后如愿成为一名医生,立志用毕生所学救死扶伤,服务人民。怀着这颗纯粹的初心,他已经在医学道路上默默奋斗了20年,为众多患者带来疾病治愈的希望。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国家战略也从脱贫攻坚进入到乡村振兴,县区级基层医院对健康中国战略顺利实施承担着重要任务。为响应国家中西部合作号召,2021年5月20日,惠州市惠城区黔西南册亨县卫生健康系统东西部医疗协作签约仪式在惠州举行,至此拉开了惠城区卫生健康系统赴册亨县开展东西部紧密型“组团式”帮扶的序幕。

5月26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魏小兵作为医疗帮扶专家,来到了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这片民风淳朴的热土上,以医疗精准帮扶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主旋律。

“领导信任我,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我也觉得自己能做事,于是就来了。来到之后,使命告诉我,我要为他们做些事。”

魏小兵提到,一开始,册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科室,医疗技术薄弱,硬件及人才较缺乏,学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另外,很多普通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现代医疗不了解、不信任,对疾病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比如有些人认为高血压不规律吃药也没事;一旦出现脑出血就等于“没救了”,就算患者还很年轻,家属也觉得没有治疗意义;一位才30多岁的病人因为脑积水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家人怀疑她是精神问题,拖了好几年都没得到妥善处理,后来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给她做了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回归正常生活。

魏小兵说:“像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每次遇到这样的病例,我的心情都有些沉重,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大了。”

“我想让患者留下来,让他们得到及时的诊治”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在册亨县人民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魏小兵向惠州第三人民医院负责人李雪松和神经外科大科主任文世宏汇报情况后,经过科室全体成员讨论,梳理了制约册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发展及百姓不信任的症结问题,决定大刀阔斧地“破局”,摆脱“一次输血”的理念,树立“长期造血”的信念,通过抓重点、补短板、惠民生三个方面进行攻坚克难,破除藩篱。

他按照当地疾病普的发展规律,抓住区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作为突破点,加强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提高册亨县人民医院颅脑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牢牢抓住医疗质量安全“生命线”,让当地百姓放心在家门口治疗,真正做到急危重患者“接得住、留得下、管得好”。

册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后排左六是魏小兵

册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后排左六是魏小兵

同时,筹备建立独立的神经外科,建章立制,使得管理科学化,运行规范化;加强人才梯队和专科团队建设,按照科室需求引进和培养人才,建立多学科综合诊疗合作、学术平台,与上级医院名专科联盟合作;为保障医疗质量,积极开展质量小组活动,推行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打造亚专业优势学科群,根据科室医生的专长及特点,确定各自的重点培育方向,让每位医生各有专长;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给患者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让老百姓获益,并对当地医院和医生有信心,愿意留在当地治疗。

魏小兵说道:“我想让患者留下来,为的是让他们得到最及时的诊治,同时减少医疗费用负担。当地转运路途崎岖遥远,向上级医院转送至少要2个多小时,神经外科病人转院后致死、致残率极高。我们神经科与其他专科不同,有个特点叫做时间窗,超过了时间点,神经损伤就不可逆了。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很可能在转院过程中就回天乏术了。即便转送过去,医生要重新了解病情、检查,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就算到了上级医院治疗,患者也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生活质量极低,治疗费用也是一笔大的支出,很多家庭是承受不起的。”

2021年7月25日,册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单独成科,标志着册亨县老百姓在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诊疗需求上可以得到基本保障。

“八旬老人拉着我的手,激动地哭起来”

随着册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逐渐走上“正轨”,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大家口口相传,在当地引起了不错的反响。

“我们去年大概做了六七十例手术,预后都还不错。医生们口袋里装了技术,心里有底,不怕了,现在都愿意接收疑难危重病人了。”魏小兵介绍道:“原本我们的医生只能处理头皮裂伤这样简单的病例,经过培训和历练,现在在应对脑出血、脑疝、脑挫裂伤、静脉窦破裂、颅内感染、脑脓肿、脑寄生虫、大面积脑梗塞等颅脑疾病时,都能从容处理,且治疗效果不错。”

魏小兵始终将患者的健康放在心上,对于抗拒治疗,存在疾病认知误区的患者,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耐心宣教,甚至亲自“登门拜访”,入户宣教。

家住册亨县坡妹镇的朱阿姨,因6年前患脑瘤进行过“脑瘤切除”手术,回家后约1年左右,由于钛网外露导致多处头皮感染,出现了坏死缺损,头部流脓,恶臭难忍,家人和亲戚朋友都不敢靠近。家属多次带其到外出诊治,均因手术风险大,未能做成手术,准备放弃治疗。

魏小兵得知此事后,亲自到老人家中进行病情评估。经多次会诊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后接老人来医院住院,为老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老人头部疤痕增生明显,头部创面愈合良好,在家人的陪同下,高高兴兴办理了出院手续。

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家因外伤导致硬膜下血肿,被抬着送进医院,家属一听到脑出血就想着放弃了,强烈要求将老人接走。魏小兵顶住家属的压力,不厌其烦地进行沟通、宣教、最终将老人留下来并顺利做了手术。两个星期后,老爷子走路出了院。一个月过来复查时,老人紧紧地握住魏小兵的手,激动地哭着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你,我早就不在了。”

“希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文医疗队”

除了看病问诊外,魏小兵经常带领科室医生分析研究患者病例,交流先进的理念和医疗技术,提高大家的专业技术能力。他通过带教查房、理论授课培训及“手把手”进行临床操作指导等多种形式,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基层医务人员快速成长,让大家在疾病诊断、手术治疗、科室管理等方面水平都有明显提升,力求为册亨县老百姓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优质的诊疗服务。

同时联合其他医疗队员组成专家团队,对危重病人通过多学科会诊共同参与抢救,如果碰到特殊疑难病例,还与惠州三院专家团队组成远程会诊给予指导,极大地提升册亨县人民医院的临床业务能力及抢救危重病人能力。

“医学是有温度的科学,关怀和关爱患者是我们的天职。”作为惠州三院人文讲师团成员,全国人文爱心科室——惠州三院神经外科的一名医生,魏小兵非常注重在诊疗过程中注入人文内涵,通过“言传身教”和理念灌输,让人文医学和人文护理成为医护人员的自觉习惯。

魏小兵说:“疾病的痛苦可以用医疗技术来缓解,但缓解不了内心的痛苦,如何去减轻疾病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伤害和焦虑是医护人员需要做的事,是任何现代的机器和技术不可替代的。应该怎么做,如何运用人文技能和关怀去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和焦虑,我直接做给他们看,让他们感同身受、耳濡目染。我希望留下的是一支带不走的人文医疗队,用技术治愈患者伤痛,用情怀疗愈患者心灵。”

真情服务暖人心,爱心浇筑医患情!为了感谢魏小兵及其医疗团队,患者纷纷送来致谢的锦旗。旗面上那一抹红色是尊重生命、守护健康的颜色,而那几行烫金大字就是册亨百姓最真实朴素的心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