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医生】面对奔波求医的患者,她做了这么一件事!

广东经济科技频道官方客户端:【岭南大医生】面对奔波求医的患者,她做了这么一件事!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梭于城乡之间,面对肿瘤的阴霾,步履不停。奔波求医的艰辛、家人情感的奔溃,不惜一切代价,他们寻求恢复健康的希望。

让“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如果异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够把病看好,是不是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基层医疗能否承载这样的期望?广东卫视经济科技频道《岭南大医生》节目特别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周清,为大家深入解析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把病看好。

【主持人宋鹏】您在两会的提案提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把病看好,您为什么看重这件事?

【周清院长】我特别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这个问题,我非常执着地想把这件事情做好。这个想法来源于我每天切身工作的体会,因为我每天看到太多人,奔波在求医的路上,非常艰难,不仅是经济成本、感情成本,家庭中出现恶性肿瘤患者的时候,也是很大负担。为了去寻求最好的诊治,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寻求异地就医、跨省就医,甚至还有人出国就医。医学科技的进步,让恶性肿瘤成为生存越来越长的慢性病,当我们看到患者确实取得了疗效,病情慢慢稳定下来,但是为了维持长期慢性的治疗,要在异地租房子,要放弃自己工作,要放弃跟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时,其实我们的心情并不是很愉快,我更希望他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他想要的目标。

【宋鹏】咱们国家有句名言叫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们用几十年的努力,让全民脱贫,但是因病返贫也是要警惕的。

【周清院长】其实这两句话就恰恰反映了我们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当中的两大成本,一个就是家庭成员的情感消耗,一个是经济成本。所以我特别希望把这些成本全部都降到最低,如果我们能够让患者本人、他的家人都能保持相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相信就不会有我们前面提到的,久病床前无孝子,大家还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宋鹏】我就是一个老百姓,我想从我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我凭什么留在家里?这是一个信心和认知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你的考量范围内吗?

【周清院长】老百姓的确是对不同的医院是有不同的信心,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他对家门口医院的信心。我们现在看到,在一些常规的标准治疗中,他在基层医院和在大医院看病并没有太大区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在同质化的基础上去实现分级诊疗。当然这个信心是有一个过程,就像我在委员通道当中讲到的张奶奶的故事,她从河北省过来,在广州租了三个月的房子,但是她慢慢地认识到很多标准化治疗可以在当地实现。像肺癌等各种恶性肿瘤,它有指南规范,而且在80%左右的治疗层面是同质的,我们能把这80%下沉到基层,让患者觉得没有差别,我觉得这已经够了。确实是疑难复杂,已经超越了标准治疗的,我欢迎他来省医,我们有大量的新药的临床实验,我们在开发很多新的治疗模式,我们的医疗资源要集中到这些疑难复杂上面。

【宋鹏】老百姓要去认识到这个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您是怎么解决?

【周清院长】我们现在通过远程会诊、远程医疗,让他在当地的医院,可以看到我们大医院的医生给的意见,跟当地医生是一模一样的,其实几分钟就可以建立信心。远程会诊系统跟我们医院内部看病系统是一模一样的,我们自己的查房,跟我现在看远程会诊的过程是一模一样的,所有的治疗、用药、影像等病理的所有信息,全都实时看得见,又快又清晰。

【宋鹏】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它在迭代沟通交互的方式。我们的医学专家一直在致力于临床试验,现在我们的病人是主动希望加入到临床实验,还是处于一个被动状态?

【周清院长】受试者从最开始对临床试验基本上是被动的,说受试者像小白鼠,到现在这几年,其实大家会主动来寻求有没有合适的临床试验。我们的临床试验一般会一对一地讲这个研究是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会接受什么治疗,有什么获益和风险,然后他会回去跟他的家人思考至少24小时,如果他同意试验,就会带着家人一起过来签名。(广东经济科技频道官方客户端


广东经济科技频道官方客户端:【岭南大医生】面对奔波求医的患者,她做了这么一件事!


人民日报转载广州卫视采访周清:癌症可变慢性病,诊疗近在家门口

人民日报转载广州卫视采访周清:癌症可变慢性病,诊疗近在家门口

广东新闻联播: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东团队发布多个全球首创肿瘤诊治方法

广东新闻联播: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东团队发布多个全球首创肿瘤诊治方法

分享到: